众所周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前后出动了上百万兵力,力挽狂澜,打出了和平。志愿军虽然英勇善战,但入朝之初防空火力和空军力量几乎为零,苏联提供武器装备援助需要时间,因此苏联建议志愿军不要援助朝鲜了。
毛主席深思熟虑后还是下了决心,即使志愿军没有苏联军援也要入朝。于是苏联也按照协议向我们提供援助。实际上,苏联还秘密派出了以空军为主的部队直接参战,前后超过7万人。
虽说志愿军有不少驾驶米格战机的空军英雄,但苏联空军才是绝对的主力。美国对此心知肚明,为了避免引发世界大战,美苏两国很有默契,谁也不提苏联空军这档子事儿。
早在1950年9月,志愿军入朝之前,苏联就计划派遣空军援助朝鲜,准备出动其一个雅克-9歼击机航空团,经中国安东(今丹东)飞往朝鲜,执行保卫平壤的任务。随后情况有变,该计划就被搁置了。
但是不管中国出兵与否,苏联都要协助中国东北地区的防空。所以苏联派往中国的第一批空军部队米格-15歼击机第151航空师于1950年8月进入了沈阳。
10月中旬,志愿军决定入朝作战后,苏联空军加大了援助力度。11月初,根据中苏两国的协定,苏联空军第151航空师扩编为两个师,将补充的人员和装备运往中国。每个师下辖两个团,每个团30架飞机。总共120架飞机。
紧接着,苏联空军由米格-9歼击机组成的4个航空师于12月通过专列运往中国。此外还有一个伊尔-10飞机组成的强击航空师整装待发。同时苏联也计划提供各型飞机,派出飞行教练,帮志愿军培训飞行员,希望以最快的速度让志愿军空军能够升空作战。
当时志愿军还没有像样的装甲部队,装甲兵也要经过训练才能打仗,因此苏联的第一批军援不光有空军,还出动了颇具规模的装甲部队,以及高炮部队等。
苏联贝加尔军区第六近卫机械化军组建了10个坦克团,于11月至12月通过56个专列运往中国。每个团配备30辆T-34中型坦克,6辆IS-2重型坦克,及4门自行火炮。
同年11月,苏联空军就参加了鸭绿江沿岸的防空战斗。其装甲兵部署比较分散,主要负责协助中国边防,入朝参战很少。
11月下旬,苏联又派遣一批空军,和之前派遣的几个航空师换防。这一次除了米格-15歼击机部队,还来了一个图-2型飞机组成的轰炸机航空师,但由于任务限制,这些轰炸机没发挥什么作用。
整个朝鲜战争中,苏联以轮换的方式向中国派遣了大批空军部队,前后超过72000人,1952年人数最多,约2.6万人。其最精锐的近卫军航空部队第一、二、三师都在中国驻扎过。不过苏联空军在中国的部署也很分散,相当一部分在其他地区协防,没有参加战斗。
档案显示,当时苏联空军除了驻扎东北的沈阳、鞍山、安东、四平等地,也驻扎了青岛、北京、上海、广东、南京等地,以备不虞。
50年代沈阳
起初,驻防东北的苏联空军接到的命令是只负责防卫中国领空,连鸭绿江也不准飞越。11月上旬,中苏两国协商后,苏联才同意把空军作战范围延伸到北朝鲜境内,重点保护鸭绿江大桥和附近的铁路。
但苏联空军在朝鲜参战是有严格规定的,任务同样是防御,不准主动进攻,不准飞入敌占区,以免飞机被击落,授美国以口实;所有飞机不准从苏联直接起飞,涂装一律换成志愿军空军标志或者朝鲜人民军的标志;飞行员必须穿志愿军军服,还要写保证书,宣誓决不泄露在朝鲜战斗的秘密。
还有,所有苏军飞行员在朝鲜升空时不准说俄语,最重要的是绝对不能被俘。苏联如此小心,其空军在朝鲜的警戒范围被限制在鸭绿江至清川江之间,不准飞越39度线。
从1951年7月起,朝鲜战争的战线已稳定在三八线一带,但直到战争结束,苏联空军从未飞越过39度线。
出于同样的原因,苏联空军从来都是独立行动,不能和志愿军地面部队协同作战。种种限制对苏军空军的战斗力影响不小,还因此发生过不必要的意外。
由于苏联空军升空后不准和中朝部队联络,敌我识别也会出问题。朝鲜人民军高炮部队不止一次把苏联飞机看成了敌机并开火;苏联飞行员也有过因为误会把志愿军飞机击落的情况。
志愿军地面部队缺少空军保护,在敌机空袭中损失比较大,只能加紧培训自己的飞行员,培训很仓促,甚至飞行一两百个小时就要升空战斗。志愿军飞行员非常优秀,可是不成规模,空战主要还得靠苏联空军。
其实美国很早就发现了苏联空军在朝鲜活动,美军监听无线通讯时听到了俄语,美军飞行员也不止一次在空中看到了欧洲面孔的飞行员。但美国没有公布苏联空军参战的消息,还要求保密,谁都不准乱说,因为他们也有顾虑,担心战争扩大化。美苏两国在这一点上达成了高度默契。
苏联空军以米格-15为主力的战斗机性能卓越,在朝鲜战场压制了美国空军。特别是1951年中期之后,美军战斗机在39度线以北的空战中从来没赢过,损失惨重,从鸭绿江南岸到清川江以北一带,都在米格战机控制下,被称为“米格走廊”。
据前苏联解密档案记载,其空军第28、151航空师最早参加了空战,从沈阳、鞍山、辽阳机场起飞,在鸭绿江以南迎战美国空军。截止1950年11月底,苏联空军两个航空师共击落敌机31架,自身仅损失3架。
12月初,苏联第50航空师一部直接进驻安东,作战反应更快了。美军吃了几次亏,投入了更多的战斗机对付米格-15,苏联针锋相对,把50航空师全部拉到了安东,空战非常频繁。
结果美国空军还是惨败,最新式的F-86战机3天内被击落9架。整个12月,苏联50航空师共击落各型敌机37架,自己只损失4架。
美苏空军之间最激烈的空战发生在1951年4月12日,美军称之为“黑色星期四”。当天,美国空军出动了72架B-29轰炸机,由32架F-80流星战斗机护航,企图轰炸鸭绿江大桥和附近的军事目标。
苏联空军两个航空团60架战机紧急升空,和美军机群展开激战。得益于米格-15战机的出色性能,苏联空军创造了奇迹,40分钟内击落16架美军轰炸机和十几架战斗机,余下的敌机落荒而逃,苏联空军无一损伤。
随后苏联空军的作战范围逐渐南移,最终形成了从鸭绿江以南到清川江以北地区的“米格走廊”。1951年后期,美国空军因为损失太大,只好减少了对39度线以北的侵袭。
苏联很多王牌飞行员参加了空战。比如沙巴诺夫上尉,在朝鲜作战不到半年,驾驶米格-15飞机先后击落美军5架战斗机和1架轰炸机;另一位王牌飞行员苏佳金大尉更厉害,从1951年6月到1952年2月参加了66次空战,击落敌机22架。创造了朝鲜战争的最高记录。
据90年代的解密档案显示,苏联空军在朝鲜战场上总共击落敌机1097架,其高炮部队也击落敌机212架。相比之下苏联空军的损失是比较小的,总共有335架飞机被击伤、击落,伤亡120名飞行员。连同其他兵种,苏联在朝鲜战场总共牺牲了将近300人。
苏联空军虽然战绩辉煌,其实对北朝鲜的保护并不太理想。因为苏联不愿在北朝鲜修建机场和雷达站,离前线最近的机场在安东,其他机场离中朝边境太远。安东机场的飞机数量不足,雷达探测能力也有限,所以苏联空军承认,其战机升空平均40%的情况都找不到敌人。
相较而言,志愿军的高炮部队击落敌机更多。但是不管怎样,苏联空军在抗美援朝中的作用都是非常大的,如果没有他们,志愿军的处境就更难了。
参考资料:《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等
鼎晟资管配资,配资免费体验,场外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