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扬眼
转自: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网7月12日讯(通讯员 纪小燕 记者 姜天圣)近日,一名体型肥胖的中年男性张先生(化名)被家人搀扶进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室,只见他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直喊“胸痛”!男子有高血压、前一天熬夜并大量饮酒……这让医生团队瞬间进入“战斗状态”,最终发现,元凶是与他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的急症——急性胰腺炎!
纪小燕
紧急“排雷”,刻不容缓!
医生接诊后,迅速安排心电图机,并进行心肌损伤的标志物(心梗三项)、心脏负荷指标(BNP)检测和胸腹部CT检查,结果显示,排除急性心梗可能,主动脉完好无损,排除主动脉撕裂可能。然而张先生(化名)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血淀粉酶数值更是直接“爆表”,高达2760 U/L(正常
展开剩余78%医生得出结论,导致张先生剧烈“胸痛”(实为中上腹剧痛)的罪魁祸首,是急性胰腺炎!胆囊结石和炎症也是帮凶。
对症治疗,一场与炎症的较量
揪出元凶后,治疗刻不容缓,消化内科医生立即下达了一系列指令:严格禁食禁水,让发炎的胰腺得到最充分的休息;大量静脉补液,维持循环稳定,防止休克;强效抗感染药物投入战斗,压制可能的感染;护肝药物守护受损的肝脏;抑制胰酶分泌的药物精准打击,阻止胰腺的“自我消化”;皮硝外敷腹部辅助消肿;心电监护仪持续守护着张先生的的生命体征。在医护团队的全力救治下,张先生腹部那令人窒息的剧痛开始明显缓解,复查的肝功能指标也呈现出好转的趋势,这场危机总算看到了曙光。
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生纪小燕表示,张先生的病例并非偶然,他是中心性肥胖(肚子大),这是诱发急性胰腺炎以及多种致命心血管急症的重要危险因素!
健康科普
一、急性胰腺炎到底是什么病?
胰腺是位于胃后方的消化器官,负责分泌消化酶(分解食物)和胰岛素(调节血糖)。当胰腺因某种原因被自身消化酶“误攻击”时,就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胰腺组织水肿、出血甚至坏死。
二、主要病因
1.胆石症(占40%-70%):胆结石堵塞胰管开口,胆汁反流激活胰酶。
2.酗酒(长期饮酒者常见):酒精直接损伤胰腺细胞。
3.高脂血症:尤其是甘油三酯>11.3mmol/L时易诱发。
4.其他:暴饮暴食、外伤、病毒感染(如腮腺炎)、某些药物(如利尿剂)、遗传因素等。
三、典型症状
1.剧烈上腹痛:持续腹痛,常向背部放射,弯腰可稍缓解。
2.恶心呕吐:呕吐后腹痛不减轻。
3.发热:合并感染时出现。
4.重症表现:休克、呼吸困难(炎症波及肺部)、黄疸(胆道梗阻)等。
四、如何诊断
1.血液检查:血淀粉酶、脂肪酶升高(超过正常值3倍以上有诊断意义)。
2.影像学(1)腹部超声:初步筛查胆结石。(2)CT(增强扫描):评估胰腺坏死程度(金标准)。
3.其他:肝功能、血脂、电解质等辅助判断病因。
五、病情严重程度分级
1.轻症:胰腺水肿,无器官衰竭,1-2周可恢复。
2.重症:胰腺坏死,合并多器官衰竭(如肺、肾),死亡率高达20%-30%。
六、治疗原则
1.禁食禁水:减少胰液分泌,重症需肠外营养。
2.补液:防治休克,维持电解质平衡。
3.止痛:根据疼痛程度需酌情止痛治疗。
4.病因治疗(1)胆源性:ERCP取石或后期胆囊切除。(2)高脂血症:血浆置换快速降脂。(3)酒精性:戒酒。
5.重症监护:必要时需手术清除坏死组织。
七、并发症(重症患者常见)
1.胰腺假性囊肿:炎症后局部积液,可能需引流。
2.感染性坏死:坏死组织继发感染,需抗生素或手术。
3.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可导致多器官衰竭。
八、预防关键
1.控制胆结石:定期体检,必要时手术。
2.限制饮酒:男性<40g/天(约2两白酒),女性更少。
3.低脂饮食:尤其甘油三酯高者避免油腻食物。
4.避免暴饮暴食:尤其是高蛋白高脂大餐。
九、何时就医
若出现持续上腹痛+呕吐+弯腰不能缓解,需立即就诊,早期治疗可显著降低重症风险。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统急症,及时识别和治疗至关重要。该疾病尤其在节假日聚餐后高发,切勿将“吃坏肚子”与胰腺炎混淆以免延误病情!
校对 盛媛媛
发布于:北京市鼎晟资管配资,配资免费体验,场外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