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的警告与无奈:“战斧”导弹悬疑下的俄美关系博弈
一枚射程超过2000公里的“战斧”巡航导弹,正成为压垮俄美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美国考虑向乌克兰提供这种可直达莫斯科的武器时,普京的回应看似强硬却透露出几分无奈——“这将摧毁俄美关系中已出现的积极势头”,而俄方只能“将其击落并强化防空”。 这种表态背后,折射出俄罗斯在西方压力下的战略困境。
2025年9月28日,美国副总统万斯公开表示,美国正在考虑通过北约欧洲成员国向乌克兰提供射程可覆盖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战斧”巡航导弹。 这一消息迅速引发莫斯科的强烈反应。仅仅一周内,普京两次就此事发出警告,先是在10月2日的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年会上称此举将“破坏俄美关系中刚刚出现的曙光”,随后在10月5日的媒体采访中再次强调这会导致俄美关系破裂。
“战斧”巡航导弹绝非普通武器。 这种美国制造的亚音速远程导弹通常从舰艇和潜艇发射,也有陆基型号,其最大射程超过2000公里,从乌克兰发射就能直接威胁俄罗斯欧洲部分的所有重要城市。 与之前美国提供的射程仅300公里的ATACMS导弹不同,“战斧”的远程打击能力意味着乌克兰可以直接攻击俄罗斯纵深的指挥中心、后勤枢纽甚至首都莫斯科,彻底改变冲突性质。
普京在回应中试图展现冷静与强硬并存的态度。 他表示俄罗斯能够拦截这些导弹,该导弹根本无法改变战场局势。 同时他驳斥了“俄罗斯将攻击北约”的说法,称其“令人难以置信”,并告诉欧洲领导人“冷静下来,平静入睡”。 但这种保证背后,透露出俄罗斯对局势升级的深切担忧。
俄美关系刚刚出现的解冻迹象使当前局面更加复杂。 2025年2月,两国在沙特进行了会谈,专门成立了消除刺激因素的咨询机制,甚至探讨了在经济和地缘政治领域的合作。 这是双方对峙多年来少有的积极势头。 然而“战斧”导弹的议题正在撕裂这一脆弱的缓和进程。 普京明确表示,美国军事人员直接参与冲突将意味着“局势实质性升级”。
与此同时,乌克兰战场上的实际冲突正在加剧。 10月5日,俄军对乌克兰发动了大规模袭击,使用了包括“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在内的超过50枚导弹和约500架攻击型无人机,目标直指乌克兰国防工业设施及能源基础设施。 作为回应,乌克兰也加强了对俄罗斯边境地区的无人机袭击,俄军称在多个州拦截摧毁了32架乌克兰无人机。 这种相互升级的对抗模式,正将冲突推向更危险的阶段。
特朗普政府对乌提供“战斧”导弹的计划可能面临内部障碍。 一名美国官员和三位消息人士向路透社透露,该计划可能无法实现,因为现有“战斧”导弹库存已分配给美国海军及其他用途。 然而,这一消息并未缓解莫斯科的焦虑,普京的连续表态表明俄罗斯将此类威胁视为不可逾越的红线。
在普京的表态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一种微妙的平衡策略。 一方面,他强调俄罗斯不是“纸老虎”,即便是也是“难以对付的纸老虎”。 另一方面,他又试图淡化北约的威胁,称“如果连我们都是‘纸老虎’,那么北约自己是什么? ”这种既展示信心又试图降低紧张的语言,反映了俄罗斯在当前地缘政治博弈中的复杂处境。
普京对欧洲领导人的喊话同样值得玩味。 当被问及是否期待欧洲领导人重视他在瓦尔代论坛传递的信号时,他表示“从不以取悦他人为目标,只是如实陈述事实”,后续发展“取决于他所谈及的那些人的立场”。 这种将责任完全推给西方的表态方式,暗示了莫斯科对未来对话前景的悲观预期。
随着“战斧”导弹议题的发酵,俄美关系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 普京的警告虽然强烈,但缺乏实质性的反制措施,凸显出俄罗斯在面对西方集体压力时的有限选项。 战场上的激烈交锋与外交上的紧张对峙相互交织,正在将乌克兰危机推向更加不确定的方向。
鼎晟资管配资,配资免费体验,场外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